房地产金融要聚焦新需求
编辑:笑笑 | 栏目:市场行情 | 来源:中国网 | 发布时间:2025-06-06 09:05 阅读量:17524
当前,房地产贷款增速正在回升。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.54万亿元,同比增长0.04%,增速比上年末高0.2个百分点,一季度增加6197亿元。其中,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.87万亿元,同比增长0.8%,一季度增加3535亿元。
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是金融支持合理存量、增量需求的综合结果。从存量需求看,保交房工作有力推进,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。目前,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“白名单”贷款已增至6.7万亿元,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。从增量需求看,城市更新工作有序推进,信贷资金投向了城中村改造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、物业项目更新改造等领域,形成了一批实物工作量。
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转型过程中,新旧动能亟待转化。一方面,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去化压力较大,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。人民银行发布的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指出,房地产领域的库存去化周期仍然较长。另一方面,居民对于绿色、智能、安全的好房子的需求不断扩大,老旧小区改造升级、房地产建设提质增效前景广阔。
接下来,房地产金融要聚焦、把握新需求,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,包括房地产开发、个人住房、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等。金融机构要强化高品质住房资金供给,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。与此同时,为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丰富多样、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与服务。
一要聚焦服务的精准性。以城市更新为例,不同主体、不同项目、不同阶段、不同环节的金融需求均存在差异,这就要求金融服务要量体裁衣,提升精准度。当前,金融管理部门正在制定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,将实行项目清单制管理,由城市政府对项目进行初选,金融机构对备选项目自主评审,形成城市更新贷款项目清单,从而增强融资的精准性、适配性和有效性。
二要增强服务的协同性。房地产金融是一个系统工程,涵盖了财政资金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、债权投资、股权投资、物权投资等,多类型融资工具要发挥各自优势,有效协同、相互补位。其中,要继续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,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、未出售的商品房,用于配租配售;用好抵押补充贷款,支持政策性、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保障性住房建设、城中村改造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信贷支持;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,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、资产证券化产品、公司信用类债券等。
三要统筹发展和安全。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要坚持市场化、法治化原则。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,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特点,合理、合规设置业务品种、贷款额度、期限、利率、还款方式等,同时坚持风险可控原则,在全面测算项目综合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,开展授信审批和风险管控,做好专款专用和资金封闭管理,确保资金落地准、见效快、运行稳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热门推荐
- 房地产金融要聚焦新需求
- 美股异动下调全年收益预期PVHCorpPVH.US大跌超18%
- 两项极具浦东特色生态“工具箱”亮相,事关张江和世博水环
- 移为通信领航中国国际自行车展,解码两轮车AIoT技术与碳中和出行
- 全区住建系统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启动
- 3天逾15亿件小包裹折射消费大市场
- 北交所上市“后备军”高质量扩容专精特新企业占比47%
- 邂逅文明与友好,共绘邻里文明与家庭和睦
- 连续八月下滑!特斯拉TSLA.US中国5月批发销量同比下降15%
- 松花江最末端港口开启2025年明水期国际货物运输
-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:储能行业
- 《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》7月起施行广东:培育发展海洋
- 广州成为端午假期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
- 南昌市政公用集团10亿债券将付息利率3.44%